清明作文3篇(集合)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作文 篇1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節(jié)。
清明節(jié)前一天,一大早,我們便出發(fā)了,去尋找春天的足跡。
每個人都背著包,拿著旗,喊著口號。從遠處看,呵!真像是一隊聲勢浩大的長征隊伍。我望向路邊,咦,這是三葉草吧!這三葉草一大片一大片的,似乎一直長到了天邊。我想摘,可又怕破壞了這春天的美景,于是乎,我沒摘……
漸漸地看到了山頂,同學(xué)們都很興奮,隊伍也加快了腳步。一進入大門,就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走著走著,我望著前方的竹林,呆了。這些竹子,竟是這樣的高大;而那些竹筍,竟也有手臂那么粗,一個人那么高。我看得癡了,直到后一個同學(xué)拍我一下,才反應(yīng)過來。呵,看,我又找到了春天的足跡了。
走在湖邊,望見那兩排整齊的、隨風(fēng)飄揚的楊柳,枝條上的芽苞還未完全綻開,但已經(jīng)能看見其中的嫩綠了。再看那柳條,真是可以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來形容。旁邊的湖水,清澈見底,猶如一面鏡子,偶爾泛起點點漣漪。這里的景色美極了,不少同學(xué)連忙用相機鎖住這一瞬間。春天裝進了同學(xué)的相機里,更裝進了我們的心里。
回去的路上,同學(xué)們依舊高歌。班長問他們是否休息,只聽見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用!”
雖然這次的遠足很累,有不少同學(xué)都走出泡了,但我知道,我們收獲了一片快樂,我找到了春天的足跡,更重要的是,春天已經(jīng)走進我們大家的心里!
清明作文 篇2
今天三月四日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風(fēng)俗習(xí)慣很多,掃墓、踏青、植樹等,但主要的就是上墳掃墓,緬懷先烈。今天我也要隨爸爸媽媽回老家掃墓。
在去老家的路上,我碰見了一件怪事。我們正坐車往前走著,忽然看見一位五十對歲的阿姨,把車停在路旁,然后拿出一袋“元寶”用打火機點著燒了起來。我疑惑不解的問爸爸:“爸爸,為什么那個阿姨在這燒紙呢?”爸爸說:“因為他的親人離這里很遠,她走不到,所以就只能在這里燒紙祭奠了?!薄皧W,原來是這樣?。 蔽一腥淮笪虻恼f道。
我們快到家時,我又發(fā)現(xiàn)一個人騎著車子,車子上帶著許許多多的“金元寶”,還帶著許多食物呢!爸爸說:“因為這食物是祭奠死去的親人的,也是一種貢品。”“哦!”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雖沒有“雨紛紛”,一路下來,“欲斷魂”的情景卻處處可見。
清明作文 篇3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下雨,特別是清明時節(jié)的雨。
依然記得,每逢清明前后的雨天,脫去布鞋,挽起褲腳,光著小腳丫,一步一個腳印,悠然自得的走在無人走過的田埂上,享受著雨的淋濕,享受著風(fēng)吹雨打的感覺。清明時節(jié)的雨,下得不大,也不冷,絲絲的細細的,打在人的臉上,感覺很柔,也很甜。路的兩邊,要么是成片的綠,要么是成片的黃,雨點飄散在葉子上,花瓣上,凝成露珠絲滑著,一滴一滴的流向大地。
兒時的清明時節(jié),雖然是細雨紛紛,卻似青青的垂楊柳,婆婆的風(fēng)姿,向上的昂然。
多年后,等長大了,夢遠了,激情沒了,少時的沖動被淹沒了,屈服于生活,不再喜歡風(fēng)吹雨打的感覺,不再喜歡被淋濕的感覺,對清明時節(jié)的細雨紛紛,也有了更多傷感的認識。
清明雨,思親淚。
清明有雨或許是上天的恩賜,天上人間,陰陽相隔里注定了永無休止的糾纏,人總是會有走的那一天,只是生活著的人才知道,活著真好!想起了人生匆匆的歷程,潮濕的感覺便會涌現(xiàn)。
這個季節(jié)本就應(yīng)該想念。
想起,其實是一得莫明其妙的痛,就像雨一直在下,心就在縹緲中沉浮。有些感覺是用語言無法說的,比如歸鄉(xiāng)的心,話語是多余的,再比如祭拜,思考是枉然的,只有行動才是真實的。
人總是這樣,總是希望自己的親人過的舒坦,就算自己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希望同時也是一種沒有定數(shù)的奢望,結(jié)局如何,只有在事情發(fā)生后才知道,我們可以希望一切美好,但它不一定會按我們的意愿,所以也只能在沒有一點系數(shù)里憧憬著,就像在夢里想著心里的故事一樣,甜蜜,綿長。
陰陽兩隔的天地里,終不能想象出那一端的日子,是否有藍天,白云,是否有大片的油菜花,和那些匆匆行人。
也許是真的想念什么人了。
真想把生活里的酸與甜,苦與愁,所有的委屈,一切的一切,都道給什么人聽,在感動時,在失落時,在委屈時……
生與死,其實沒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