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苯衲甑那迕鞴?jié)也是一如既往的下著牛毛細雨。
天灰蒙蒙的,下著小雨,沒有了以前的風采,太陽的光芒也不再明亮,仿佛也同我們一樣在懷念逝去的親人,走在這條小道上,每一步都無比沉重,又是那么緩慢,我的心情也受環(huán)境的影響,不再那么歡快,變得低沉。
坐上回鄉(xiāng)的車,車上出奇的沒有人說話,只有售票員用那種濃烈而又熟悉的鄉(xiāng)音問去哪里,仿佛她成了車上的主角,終于到站了。
走在這泥濘的鄉(xiāng)間小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一步蹦出一個泥花,好像走不到盡頭,路邊的小草垂頭,沒了精神;樹葉吹下的頭發(fā)不再神氣,都陷入了傷心而又悲傷的氣氛之中去了。
登上了一座小山,放眼望去大大小小一排墳?zāi)钩尸F(xiàn)在我眼前。
在爸爸的帶領(lǐng)下,我們找到了我太爺爺?shù)膲灒职终f:“他是你的太爺爺,也是我的爺爺,我們應(yīng)該懷念他。”我鄭重的點了點頭。我們拿出早已備好的紙幣在墳前的桶里燒了,爸爸還說:“還記得我小時候,你太爺爺可關(guān)心了我了,有什么好吃的都給我留著,就像你現(xiàn)在的爺爺一樣,很關(guān)愛你,可惜他卻已經(jīng)……”他清了清嗓子。愿他在那邊過得更好,我們還把食物與酒放在跟前,然后就回家了。
回來的路上,我想要我們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親人,清明節(jié)真讓人哀思??!
清明作文 篇2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說的一樣,每年的清明心中總會有一絲淡淡的莫名的哀傷,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
“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痹谖业臍q月里,這首詩給予我的是一種恬美的意境。
童年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春天放起的一只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今天讀這首詩,是那么的哀怨,那么傷感。
因為爺爺已經(jīng)去世十年了,可這個生前對我百般呵護的人,我卻一點印象都沒有,心中不免有許多內(nèi)疚……
現(xiàn)在的我時常聽媽媽說:“媛,爺爺在世的時候?qū)δ憧珊昧耍看挝页鋈ビ惺露际菭敔斣谡疹櫮?,連喂你吃個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你噎著了……”每當聽到這些話,我總在竭力想像爺爺究竟長什么樣子,到底是濃眉毛還是淡眉毛,大眼睛還是小眼睛,高鼻子還還是塌鼻子……“爺爺”,這個在他人可能不陌生的稱呼,我對它卻一絲熟悉感都沒有;這個在他人可能每天都可以見到的人,我對他卻有一種素未謀面的感覺;
這個在他人可能每天都要喊上好幾遍的人,我卻沒有機會喊一聲……爺爺,今天,我多想這樣叫您,多想每天一睜開眼就看見你,多想每天放學就可以看見您那慈祥的臉,多想與小時候的我一樣依偎在你的懷中,多想與其他人一樣,始終有個疼我愛我的爺爺永遠守在身邊。
可是,現(xiàn)實總是會很殘酷……因為您已經(jīng)永遠地走了……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無盡的悲傷纏繞著天地,思念的淚水,灑向人間。
此刻我的心與天堂的您在一起,久久的,久久的……
清明作文 篇3
節(jié)。這天,陽光明媚,春風習習。幾聲清脆的鳥鳴聲早早地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我家西邊的小河邊許多人都在采摘嫩嫩的楊柳葉。
奶奶也做了楊柳攤餅。奶奶的手藝還真不錯,攤餅做得像個圓圓的鍋子,烤得黃黃的,上面均勻地撒者一些碧玉般的楊柳葉,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吃過午飯,我和爺爺、爸爸媽媽一起去祖墳上祭祖。一路上,看到許多人大老遠趕回老家來祭祀祖先。我家后面很大一塊地方去年剛剛□,今年有了一片不一樣的風景。大路邊上陸陸續(xù)續(xù)停了許多遠道而來的車,麥田間稀稀落落地擺放著一些飯菜,糕點,也看見幾束鮮花。空中,是飛舞的紙灰。爺爺說:“這些人雖然□了,可是不管多忙,清明節(jié)總得趕著回來看看,總還是忘不了老祖宗的?!痹娓傅膲?zāi)乖谝黄G油油的麥田間。爺爺默默地給祖墳添上了幾把新土,也燒了一些紙錢。
我有些不解,媽媽告訴我這是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時節(jié),人們想起死去的親人,心里怎么會不難受呢?
清明作文 篇4
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都是跟著爸爸媽媽,在爺爺?shù)膸ьI(lǐng)下,到鄉(xiāng)下老家去掃墓祭祖。
我們掃墓的地方在離村莊不遠的山坡上,到了墓地,都是爺爺先用鐮刀割去長在墳面的雜草,我和爸爸一起清理墓前的垃圾,接下來才開始祭祖。我們把鮮花擺在墳前,然后跪拜祖先。在整個掃墓祭祖過程中,爺爺始終做到“三不”,即不燒香、不燒紙錢、不燃放爆竹。都好幾年了,爺爺一直堅持這樣做,自己還美其名曰:文明掃墓祭祖。
爺爺經(jīng)常對我說:“我們家掃墓的地方離山林比較近,燒紙錢、燃放爆竹容易引發(fā)山林火災(zāi),文明掃墓,既環(huán)保又安全,何樂而不為呢?”
爺爺不光自己掃墓采取“三不”的方式,還多次勸說親戚朋友也這樣做。
今年的清明節(jié)又要到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別是那些在山林附近掃墓祭祖的朋友們,像爺爺那樣采用“三不”的方式,避免山林火災(zāi)的發(fā)生,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清明作文 篇5
上個星期五,我放學回到家,就看見爺爺、奶奶忙里忙外的在做清明果。
奶奶做出來的清明果非常漂亮,看著真叫人眼饞。但我不會做,只能站在旁邊看,但手卻“癢癢”的,就吵嚷著也要學做清明果,奶奶說:“那你先把手洗干凈”。我高興地跑去洗手,洗完手就挽起袖子,讓奶奶教我。
奶奶像老師一樣邊示范邊講解:先把清團子搓成長條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取一小段捏成一只小“碗”,再往里面裝餡,最后把“碗”口封閉,這樣一個清明果就做好了。我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邊聽邊動手按奶奶教我的方法做好了第一個清明果,然后往桌上一放,爺爺幽默的問道:“你做的是‘小鴨子’?”我知道爺爺是說我做的清明果不好看。我仔細瞧瞧,還真有點丑。“丑小鴨會變成白天鵝的”奶奶鼓勵我說。這次奶奶手把手地教我,第一個做好了,又做第二個……
就這樣我一個一個接著做。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我做的越來越好,速度也快了起來。爺爺見了贊不絕口:“喲,‘白天鵝’在這兒聚會啦!”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我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今天的清明果真好吃,我吃得特別香,因為我終于嘗到了自己親手做的清明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清明作文 篇6
又是一年清明時,風起了。思緒隨著風兒愈飄愈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憂愁。
只是在著令人懷戀的季節(jié)里,想起了那些已故的人和已逝的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隨著清波蕩開,蕩開……
但凡有人想起清明,中回想起一句詩: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正是它,帶著人們的哀思,在一人又一人的心中吟唱!昨天是清明節(jié),也是一個掃墓的日子。我,哥哥,爸爸,媽媽一起去鄉(xiāng)下的婆婆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果然不錯,昨天,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是踏著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往上爬。瞧!
飄飄灑灑,凄凄涼涼,絲絲細雨,絲潤了心頭,也喚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錯亂,又似乎很有膂力正像此刻我的心情,不喜不悲。
我輕輕地走在這泥濘的小道上,享受這份難得的安靜。
清明節(jié)里,我們理所當然地想起了那些已故的親人。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但免不了多愁善感。
終于,我們到了爺爺?shù)哪骨埃腥祟D時豎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爸爸給了我一根已燃燒起來的蠟,蠟不時地向外冒著煙,那味是那么濃,讓我一聞到,就有一種沮喪而又難過的感覺,我們所有人的手里都拿著蠟,一起給爺爺鞠了一個90度的躬,以示我們對他的崇高敬意。
我拿起為爺爺準備的花籃,恭敬地放在爺爺?shù)哪骨?,花籃里的花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肅穆。
爸爸和媽媽開始除草,他們很快就鋤完了,不一會,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干干凈凈的墓碑,我把塑膠袋里的紙花灑在爺爺?shù)哪股?,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在回家的時候,我再次向他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一路上,無限的風光和清新的空氣讓我心情暢爽,可看到不斷消逝的景物,心中又充滿了悲意。
不知不覺的流下了淚滴。此時此刻,雨已?!?/p>
清明作文 篇7
明天就是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了,這是祭奠親人的日子,條件允許,能夠前往的中國百姓都會到親人的墓前祭掃一番,說說知心的話語,傾訴對親人的思念。清明的掃墓出行,已經(jīng)成為政府和市民的一項重要活動。北京有幾個大些的公墓如“萬安公墓”“福田公墓”“八寶山人民公墓”會有很多人在這幾天集中前往,百姓們考慮的是怎樣快捷,不受擁擠;管理部門也思量著怎樣順應(yīng)民意,不出問題。
我和家人也是一樣,每年在這個日子的前后幾天里,要去看望前輩。開車去的時候比較多,但為了躲開高峰人流我會早早出行:五點半出發(fā),六點左右就到了八寶山,行禮祭祀完畢不到七點。人家剛來,我們已經(jīng)向回轉(zhuǎn)了-打時間差,來回通暢?;氐郊一蛟缁蛲?,中午找補一會兒覺。
今年啊,我又變了,這不提倡低碳生活嗎,不開車去了,坐地鐵。
昨天睡得晚了些,今天推遲一點兒,六點半出家門。
我們的兄弟姐妹沒有統(tǒng)一行動,他們大部分已經(jīng)陸續(xù)來過了,明天還會有人來。父母和叔嬸的墓前擺滿了鮮花食品。明天是正日子,來的人肯定會更多。八寶山地區(qū)的人流比今天要多不少。
清明作文 篇8
窗透初曉,日照西橋,云自搖。
我呆呆地佇立在這曾經(jīng)熟悉,而今陌生的車站口。楊柳風從鼻間滑過,隱約含著思念的味道,淡淡的,澀澀的?;爻痰目蛙嚌u漸縮小成一個黑點,嘟嘟的車聲遠了,堤旁的煙柳近了。
走走停停,堤柳仍停駐在兒時的記憶里,仍是如此嫵媚婀娜。
記得幼時,亦是在這堤柳下,外婆總會為我編一個柳環(huán)。春天的外婆,著一襲青衣,青灰瘦小的背影在春光中顯得那么渺小。
她踮起小腳,身子努力向上提,微微向前傾,就像一株弱不禁風的楊柳。她枯黃干瘦的手總能靈巧地抓住調(diào)皮的嫩柳枝,布滿老繭的手指迅速一掐,柳枝便落入手心。靜立在柳樹下的她,將柳枝一繞,圍成一個圈,手捏住交接處,另一手捏著枝末上下飛快穿梭,就像花叢中翩飛的蝴蝶,靈動,優(yōu)美。
彼時的我定定地望著外婆,她渾濁的雙眼透出一道精光,鬢間飄落的白發(fā)在招搖地舞動。鼻尖掛著細微的汗珠,嘴角掛著淺淺的笑,就像在完成一件工藝品般,專注,入迷。
未幾,一個靈巧的柳環(huán)就飛到了我的頭上。我歡呼雀躍,繞著柳樹跑呀,笑呀,想著怎么去炫耀。外婆額上的皺紋舒展開來,嘴角一抹淡若梨花的笑在春光中暈染開來,裊若晨嵐,濃如花香,燦爛著時光,溫暖著心房……
不知不覺,竟已行至老宅。“門前舊行跡,一一生綠苔?!?/p>
霏霏細雨悠悠飄來,催逼著我叩開那窗久違的大門,古舊的門板吱吱呀呀地呻吟,灰塵紛紛揚揚地灑落了一地。老屋中的景色依舊,廳前仍是張八仙桌,案上供著香火燭臺,月白的壁上掛著外公的遺像,簡單,平靜,只是那曾經(jīng)永不停下腳步的舊式臺鐘已經(jīng)睡下,那八仙桌上不再有熟悉的味道,外公的遺像旁有了陪伴他的身影……
物是人非,欲語淚流。
我呆呆地坐在桌前,直到月影西斜,燭花挑落,月白的壁上剪出我一人的身影。
后院井旁的一株楊柳,在月光的浸漬中依依動人,凹凸不平的樹皮傾訴著歲月的無情,在風中搖曳的柳枝卻舞出生命的多彩。
仿佛有一人煢然獨立于樹下,癡癡地編著柳環(huán),癡癡地望著我,眼波流轉(zhuǎn)處,笑意盈盈。
又是清明雨上,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