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
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1
冬至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包餃子,有的是做冬至圓。今夜是冬至夜。叁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在冬至,天氣變得更冷,而人們的心卻會走得更近。心與心的溫暖,讓整個冬季從冬至開始溫馨。所以,我喜歡冬至。每一年的冬至都是如此,每一年的冬至都相同快樂。在冬至,我們收獲得很多,同時,我們也收獲了一份等待,等待春天的到來。
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2
有意思的冬至
“吃圓啰,吃圓啰!”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咸炒圓。我一個箭步地沖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著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里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
正當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冬至圓,媽媽笑瞇瞇地對我說:“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蔽衣犃颂痤^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啰?”“那當然啰!”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么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么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蔽毅读艘幌?,看著媽媽故作驚訝的神情,就神秘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憂地說:“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地說:“那您難道不希望我?guī)湍詭讉€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小饞貓,啥時學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3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沒錯,就是冬至?!?/p>
不知道大家對冬至知多少呢?“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p>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至,陽氣生。”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但我覺得并不冷,因為我被各種各樣的活動溫暖了。
今天在五柳學堂,我們進行了畫九九寒意圖比賽。我們一共有十二個人,分成兩組,每組六人。我簡單介紹一下比賽規(guī)則:分組分發(fā)一張紙,六根彩筆。在紙上畫九朵梅花,然后寫有九個筆畫的字,越多越好。
比賽開始進行了,坐在我前面的同學展紙做畫,頗有大畫家的風范,他拿出棕色的畫筆畫上樹枝、樹干。再拿出橙色的畫筆畫上梅花的花蕊。又拿出紅色的畫筆畫出花瓣。這樣,一朵俏立寒風中的梅花就出來了。想字的同學也已經寫出好幾個字了。與此同時,另外一隊也狀態(tài)極佳,隊員們個個興致勃勃不知在討論著什么。
比賽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隊的梅花畫的差不多了,字也寫的差不多了,但還有時間。“畫紙怎么傳到我這了?!蔽蚁裰粺徨伾系奈浵?,十分著急。我緊張地拿起畫筆,豆大的汗珠從我臉頰流下來。我聽見老師說:“畫的不好也沒關系?!蔽业踔男目偹惴畔聛砹?,畫出了兩朵梅花。
隨著時間的流逝,比賽也到了尾聲。最后,我們以二十三朵梅花取勝了。
這個冬至不僅有有趣的冬至習俗,還有同學們分享的節(jié)日傳說增添色彩,更有老師吟誦的冬至詩句增加韻味,真是個難忘的冬至!
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4
早晨,我剛起床,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蔥、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崩牙颜f。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面、搟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后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著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果剛上“戰(zhàn)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媽媽包的餃子飽滿、結實、整齊,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歪了”、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為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媽媽指出的原因,終于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典。當他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xiāng)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第一次包餃子,不僅使我學會了包餃子,而且讓我明白了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真是一舉兩得呀!
冬至包餛飩作文600字5
冬至,又被稱為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是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二十二個節(jié)氣,但卻是最早被制定出來的一個節(jié)氣。
為什么呢?原來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到洛陽,用土圭法測影,得出洛陽所處之地即天下之中,然后占卜國家社稷的吉地?!渡袝ぢ逭a》中有記載:周公選用的是經土圭法測定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為新一年開始的日子。此后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
“冬至大如年?!睗h代,冬至開始作為節(jié)日來過?!岸燎昂螅影采盱o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皇帝跟百官說,這天不用做事,可以回家;這天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
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交鋒的日子,也是養(yǎng)身的好時機,所以在飲食上非常重視。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qū)的習俗,但在北方,“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餃子”,吃餃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大事兒。
冬至只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還有很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呢!
冬至習作相關文章:
★ 圣誕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