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題目
小學二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卷題目文字版
一、填一填。
1、一只手有()根手指,四雙手有()根手指。
2、一個星期有()天,5個星期有()天。
3、在括號里填上“>”“<”或“=”。
14米+6米()20米 35厘米+5厘米()4米
1米20厘米()130厘米 1米-50厘米()50厘米
4、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塔高60()
膠水長9()
小紅的身高是1()75()
中巴汽車長5()
5、小文看一本故事書,看了5天,每天看6頁,第6天應從第()頁看起。
二、判斷。
1、妹妹身高125米。()
2、兩個乘數都是5,積是10。()
3、()×9<5×6,括號里能填3。()
4、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9棵樹之間的距離是45米。()
5、把24個蘋果分成6份,每份是4個。()
三、選一選。
1、4個4是多少?列式為()。
A、4×4 B、4×2 C、4+4
2、在一個三角形的花壇上擺花盤,每條邊上放3盆,至少需要()盆。
A、6 B、9 C、12
3、幼兒園老師有10支筆,分給3個小朋友,要想每個小朋友分4支,還要再買()支筆。
A、3 B、2 C、4
四、計算。
1、直接寫得數。
6×7= 35÷7= 24÷4= 5×7-5=
40÷5= 8×4= 8×8= 4×9÷6=
5×9= 7×7= 54÷9= 63÷9÷7=
2、用豎式計算。
100-46-32= 96-48+27= 21+44+28=
五、量一量,畫一畫。(6分)
畫一條比6厘米短2厘米的線段。
六、解決問題。
1、媽媽買了3個相同的茶杯用了12元,買6個相同的碗用了36元,茶杯和碗哪個貴?貴多少?
2、麗麗買了5本書,每本9元,還剩7元,她原來有多少錢?
3、小美2天折了18只紙鶴,照這樣計算,她一周能折多少只紙鶴?
怎樣快速提高數學成績?
一、查缺補漏,主攻薄弱
請制作“失分分析表”,包括“不會做的”和“不該丟分的”兩部分,分析模擬考試等試卷失分情況,在緊跟老師復習的基礎上,針對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重點彌補、改進。
別一味沖刺難題。做題是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鞏固與實檢,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練習,以達到鞏固的目的,但不能一味追求難題偏題。
因為中考試卷中有30%是比較靈活的題型,只有10%是真正的難題。30%那部分題目是我們能拿但容易失分的題目,我們要做到盡量多拿分,但如果我們一味求難求險,就會因為忽視基礎題型的夯實和鞏固而失掉這部分該得的分。在基礎掌握后,有條件的同學可再進行一些難題怪題的攻關,這樣的策略才更能保證效率。
二、反思錯題
不要盲目找題做,陷入題海中,不要“就題論題”停留在“這題我會了”的低水平上。解題能力是在反思中提升的。懂、會、悟是數學水平的三個層次。簡單說,聽懂了,但不一定會,更不意味著真正領悟了。
三、克服無謂失分
如何避免審題出錯?
原因:看太快。
應對策略:
1.默讀法;2.重點字詞圈點勾畫法;3.審圖法。
如何降低計算失誤?
表面原因是粗心,其實是計算能力不足。平時對計算不以為然,認為“沒有技術含量”。事實上計算也有很多“聰明算法”,如:邊化簡邊計算、寧加勿減、寧乘勿除、小數化分數、找最小最短的設元、放縮法、湊整法、圖象法等等計算技巧。
應對策略:
1.不要為了趕時間而跳步計算;
2.寧可筆算,少用口算,更不要再抱著計算器;
3.對平時易算錯的題型,可以驗算一遍。
四、關注幾個重點問題
1.新定義題型、非常規(guī)題型、存在性問題。
2.分析法—執(zhí)果索因,逆向思維,倒過來想,假設存在;不完全歸納法—根據例子,大膽猜想、努力驗證。反例排除法、特殊圖形(特殊位置、極端值)探究法等。
提高數學成績常用方法有哪些
1、預習
預期常常由于 “沒時間,看不懂,不必要”等等原因被忽略。實際上預習是學習的必要過程,更是提高自學能力的好方法。
2、學會聽課
聽分析、聽思路、聽應用,關鍵內容一字不漏,注意記錄。
3、做好錯題本
每個會學習的學生都會有錯題本。調查發(fā)現那些沒有錯題本,或者是只做不用的同學,學習效果都不好。
4、用好課外書
正確認識網絡課程和課外書籍,是副食,是幫助吸收的良藥。
5、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
要注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指導,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如何讓數學學科預習變得更高效
一、讀一讀。預習時要認真,要逐字逐詞逐句的閱讀,用筆把重點畫出來,重點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作出記號,教師講解時作為聽課的重點.
二、想一想。對預習中感到困難的問題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礎問題,可以用以前的知識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問題,可以記下來課上認真聽講,通過積極思考去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對知識的理解,養(yǎng)成學習數學的良好思維習慣。
三、說一說。預習時可能感到認識模糊,可以與父母或同學進行討論,在同學們的合作交流與探討中找到正確的答案.這樣即增加了學生探求新課的興趣,有可以弄懂數學知識的實際用法,對知識有個準確的概念。
四、寫一寫。寫一寫在課前預習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預習時要適當做學習筆記,主要包括看書時的初步體會和心得,讀明白了的問題的理解,對疑難問題的記錄和思考等。
五、做一做。預習應用題,可以用畫線段的方法幫助理解數量間的關系,弄清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找到解題的思路.對于一些有關圖形方面的問題,可以在預習中動手操作,剪剪拼拼,增加感性認識。
六、補一補。數學課新舊知識間往往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預習時如發(fā)現學習過的要領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預習時弄明白,并對舊的知識加以鞏固和記憶,同時為學習新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練一練。往往每課時的例題都是很典型的,預習時應把例題都做一遍,加深領悟的能力.如果做題時出現錯誤,要想想錯在哪,為什么錯,怎么改錯.如果仍是找不到錯誤的根源,可在聽課時重點聽,逐步領會。
該怎么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
課堂學習是學習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堅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手到:就是以簡單扼要的方法記下聽課的要點,思維方法,以備復習、消化、再思考,但要以聽課為主,記錄為輔;
耳到: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解答,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fā),特別要注意聽自己預習未看懂的問題;
口到:主動與老師、同學們進行合作、探究,敢于提出問題,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眼到:就是一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所表達的意思,看老師的演示實驗、板書內容,二看老師要求看的課本內容,把書上知識與老師課堂講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
心到:就是課堂上要認真思考,注意理解課堂的新知識,課堂上的思考要主動積極.關鍵是理解并能融匯貫通,靈活使用.對于老師講的新概念,應抓住關鍵字眼,變換角度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