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亚洲中文 字幕 国产 综合,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中文字幕熟妇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

| 新華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連州的一個小山村,一出門就會看見一座座郁郁蔥蔥的小山丘再配上那一把把風力發(fā)電的大風扇,有時候風扇還會發(fā)出嗡嗡的叫聲,就猶如勤勞的小蜜蜂。我們家鄉(xiāng)的人非常熱情而且直爽,老媽常自嘲說那是“開門見山”的緣故。

在我的家鄉(xiāng)有個非常非常熱鬧的習俗,那就是中秋節(jié)的舞“火龍”,要說這火龍它卻不是真龍。它的龍珠是由柚子與龍香組成的,龍頭與龍身是由稻草和龍香組成的。而所謂的龍香用料則是平時人們祭拜的那種香的原料,它只是做得比別的香更大些長些,因為這樣舞龍的時候才會更耐燒,不用時常的換龍香。

中秋舞龍時間為三天,八月十五吃了中午飯,村里有經驗的.中年人就開始著手準備了。搬來割稻谷時準備好的稻草在村里門樓的大樹底下就開始編龍了,先把龍頭弄好。接著編龍身,這龍身的編法其實就跟女孩子編辮子是一樣的,可別著簡單要編出二三十厘米寬,十幾米長的“大辮子”還是挺費手勁的,如果舞龍的時候不小心拉斷了可是要倒霉的。

吃過晚飯大概七點鐘的時候,咚咚咚咚鏘,羅鼓聲喧天而起。這時只見十幾個早以準備好的赤膊青壯年,大聲喊道:“舞龍咯”,他們把準備好的龍珠、龍頭、龍身等,先在一頭插上一根直徑五厘米左右的小木棍,以便舞龍時操作。龍身一般是九至十三人,取其吉祥之意,舞龍的青壯年們迅速的把香點著再快速的把香均勻的布滿在龍珠、龍頭、龍身上。

一切準備這時指導員一聲令下,十幾個赤膊青壯年齊刷刷的把龍舉起,那龍珠上下翻動,那龍頭搖來晃去,那龍身則是S形的,那龍香發(fā)出的光芒是火紅火紅的,表示生活定會紅紅火火。儀式開始要先祭拜村里的祠堂、水井,這時的鞭炮聲是小量的。

祭拜完了也就即將進入高潮了,只見那龍珠像個圓圓的大火上下翻飛,逼真的龍頭也跟著擺動,龍的身軀也跟著一搖三擺的出現了?!昂俟蔽椠堈唠p臂用力龍舞動著,活靈活現生動極了,更像一條真正的火龍在半空騰躍。

咚咚咚咚、鏘鏘鏘,鑼鼓喧天,人們的情緒頓時高漲,只見天上有紫色、紅色……各色的煙花,光彩奪目。還有的觀眾把鞭炮往舞龍者的身上扔,別看他們打著赤膊,可他們并不害怕把鞭炮燒傷,據說挨的鞭炮越多來年的生活也將越紅火。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帶有傳奇色彩的中秋節(jié),據說舞火龍能避邪、祈福、來年風調雨順。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2

我的家鄉(xiāng)在臨岐新華村,有一個愛做美食的奶奶,樣樣都會做。她懂得也很多,知道哪個節(jié)日要做哪個美食來給我們吃。

就比如大年三十那天,我們村并不會很忙,只不過是貼下對聯(lián),掃一下墓,下午才會很忙,因為我們村的人更注重團聚。那天,我們都會叫來自己的親朋好友,擺出十幾張桌子,讓那些做菜好吃的人來燒菜,我奶奶也是其中一員,她要做暖鍋,因為她在村里算是暖鍋燒的最好吃的人。

快到傍晚,那一陣一陣的菜香撲鼻而來,一個個暖鍋冒著熱氣,幾位大人把分好的酒菜放在每個桌上面,從高處看,可以用人山人海這詞來形容,就像有人結婚時婚禮的樣子。

開始吃飯了,只見每桌的人打開暖鍋的蓋子,那正在沸騰著冒著香味的暖鍋,看看就夠讓人口水直流了,何況是大口大口地吃著,大匙大匙的盛著呢!

吃完了暖鍋,我們來到人民大會堂里面,坐在椅子上摸著那吃飽喝足的肚子,看著那一出又一出精彩的表演,獲得電玩具呢。這表演一結束,熱鬧才開始了,成群的小孩子們拿著火炮,噼里啪啦響個不停,直到晚上深夜才逐漸變小。

怎么樣,這就是我們老家過春節(jié)時與眾不同的分俗,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這天為什么要做這些,但是我很喜歡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xiāng)也不例外。

我家鄉(xiāng)在德慶縣舊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guī)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閑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jié)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制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xiāng)的習俗,你的呢?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4

今天是清明節(jié),奶奶說清明節(jié)要蒸小燕。我問奶奶:“為什么清明節(jié)要蒸小燕?”奶奶說:“因為清明節(jié)過后,天氣會逐漸變暖,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回來了。”明白了蒸小燕的來歷之后,我馬上開始動手蒸小燕。

首先,奶奶幫我和好面。面握在手里軟軟的,滑滑的。我先大體把燕子的頭捏出來,然后又捏出它鼓鼓的身子。哈!我的燕子形狀已經基本出來了。書上說:“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睂Γ疫€要剪出它的翅膀和尾巴!我拿起剪刀,三下兩下的把它的翅膀和尾巴剪了出來?!罢娴檬氰蜩蛉缟?”我自言自語地說道。剪完了翅膀和尾巴,接下來該剪它的眼睛了。奶奶給我找了兩粒香菜種子,并告訴我要蘸點水再按在它的頭上。

還差點什么呢?對了,還差它的嘴巴!如果沒有嘴巴,我們活潑機靈的小燕子怎么能吃害蟲呢?我用剪刀在眼睛下面剪了一個小口子,作為它的嘴巴。整個燕子就這樣完工了。我仿佛看到了小燕子在說:“今天的天氣多好呀!我多想飛到廣闊的藍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翔啊!”我趕緊把它拿到陽光下,讓它享受到這春日里明媚的陽光。

我真的希望小燕子趕快飛到我們身邊,為這美麗的春天增添無限生機。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弊鳛槲覈腵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在各地都有隆重的慶祝風俗,可今年我的家鄉(xiāng)淄博卻有了點不一樣。

傳說里每到大年三十,年獸就要上岸吃人,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卻無濟于事。最后人們發(fā)現年獸怕紅,怕響。所以年獸一來,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紙。年獸發(fā)現人們再也不怕他了,就一頭扎進海里,再沒回來過。但人們正是怕年獸回來,于是每年都會放鞭炮,貼春聯(lián),漸漸演變成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我的家鄉(xiāng)山東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過年,家家戶戶穿新衣、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餃子。尤其放鞭炮更是過年的必備節(jié)目,家家戶戶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翹首以盼的歡樂。過年那幾天,整個城市籠罩在煙霧中,四處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鄉(xiāng)卻沒有響起鞭炮聲,取而代之的是路邊五彩繽紛的彩燈和喜慶吉祥的紅燈籠。這是怎么了?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座年輕的重工業(yè)城市,以前用犧牲環(huán)境換來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還家鄉(xiāng)一片純凈的藍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環(huán)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項。雖然不放鞭炮了,可一點都不影響過年的氣氛。

一進臘月,人們便忙碌起來。買新衣,采辦年貨。城市的超市里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農村的大集上熙來攘往,寒冷的天氣凍不住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人人大包小提,開啟逛吃逛吃的備年貨模式。購物的熱情擋都擋不住,好像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路邊的彩燈也掛了起來,造型各異。每當華燈初上時,小彩燈也亮了起來,五彩紛呈如童話世界。家家戶戶走出家門賞燈聊天,小孩子快樂的在燈海里跑來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樣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樣的風俗,各地過年的內涵是一樣的。窗明幾凈,闔家團圓,迎新除舊,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舊俗,我更喜歡今年的這點不一樣。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6

春節(jié),是我國一年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當地人俗稱過年,我的家鄉(xiāng)中衛(wèi),也不例外。

中衛(wèi)人最看重過年了。

臘八是過年的前奏,人們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在臘八飯里就全表現出來了。臘八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臘八飯”(俗稱和和飯)。臘八這天也是當地數九寒冷之時,“臘八的雪,老鼠的藥”,如果這天降了雪,就預示著來年的吉祥和豐收。俗話說“吃了臘八飯,漢子跟上婆姨轉”,這意味著,過年的活動也就開始了,過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婦操勞,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買線,拆洗被褥,縫制衣帽,家里人殺豬宰羊,購置年貨,寧窮一年,不窮一日。

“臘月二十三,灶老爺上了天”,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換成了新的。

從年三十起,商鋪的工具、用具洗干凈封存起來,戲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幾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給神明、祖先牌位磕頭,給老人拜年。大人給小孩發(fā)壓歲錢,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吉祥、喜慶的對聯(lián)。街坊見了都要問聲“過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餃子,叫“填窮坑”,意味人們窮怕了,吃了干餃子耐飽,表示全年不挨餓。

初七,當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長面,叫“拉魂面”。

過年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從正月十四起,連續(xù)兩天,立燈架,耍社火,燈架多是牌坊式的,燈面彩繪神佛、三國、西游記等故事,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在一些街口巷道還有泥塑判官,下跪著秦檜夫婦像,泥塑腹空,一點燃煙煤,七竅冒出煙,說明了中衛(wèi)人愛憎分明。

民諺“正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燎干”,這一天黃昏,家家門口點燃干柴,大人小孩從火堆上反復跳過,嬉笑耍鬧,火熄之后,灰燼用鐵锨撒向空中,火星亂舞,近似禮花。

正月二十三一過,年事算是忙完了,人們便又學習的學習,工作的工作,春耕的春耕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7

在過完的新年中,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風俗,如:穿紅衣服,貼春聯(lián),包餃子……不過我最喜歡放鞭炮,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我到底是如何放鞭炮的吧!

小年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家鄉(xiāng)的大街上買了許多鞭炮,如:轉碟、大地紅、飛車……但我覺得最好玩的是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一直到除夕前一天,我都會偶爾出去放鞭炮。等到除夕晚上只剩了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了。下面我來講講除夕晚上我放鞭炮的故事吧!

那天晚上,月亮被云彩擋住了,風也很小,正是放鞭炮的好時機。我和爸爸拿著鞭炮走到了廣場,準備開始放鞭炮。我們第一個放的是飛天火箭,爸爸把它插入雪堆,然后拿打火機把它的引火線點燃,只見它不停地向地面噴火花,突然猛的一噴,“嗖”地一聲飛得足有10米高,還噴出一大串火花,好看極了!放完飛天火箭后,我們又放了魔術彈。放它的方法和飛天火箭一樣,只見它“砰”的一聲向上噴出一串火花,足有15米高!而且一次噴的是綠色的火花,一次是紅色的火花,我數了數,居然一共噴了30下!

爸爸一邊看放鞭炮,一邊講道:“其實放鞭炮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只怪物叫‘年’,它每年的除夕都來吃人!有一年一個老人在除夕的晚上等‘年’來了以后,那個老人放鞭炮把‘年’嚇跑了,從此‘年’便不敢來了?!蔽宜懔怂悖@是我第7次聽別人說這個傳說了!

聽完以后我改放了大地紅,因為它的引火線很短,所以差一點炸到我!后來我發(fā)現可以先用打火機點燃一根小樹枝的尾端,再點燃引火線。所以,做任何事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和好的技巧,才能把事情做好。

春節(jié)是我國民間最重要、最隆重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放鞭炮是它的風俗,可以烘托節(jié)日氛圍,但是隨著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應該減少放鞭炮,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家鄉(xiāng)每天都擁有藍天!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8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jié)期間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 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zhèn)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 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yè)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tài)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 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面條,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 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里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yè)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里我們家鄉(xiāng)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yōu)榇?家現場書寫并贈送春聯(lián),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我們春節(jié)期間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jié)里,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 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是豐收的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9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節(jié)。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jié)。

春節(jié),又叫過年,實際上從大年三十就開始了。每到這一天,人們首先要家里家外進行大掃除,目的是把一年的灰塵和晦氣都掃掉。然后,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框上貼上紅色的春聯(lián),還要在大門上貼上門神或“福”字,而且“福”字還要倒著貼,路人經過的時候念到“福倒了”,意思就是“福到了”。晚上,從四面八方急匆匆趕回家的親人都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欣賞著精彩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一家人其樂融融,等待著新年的鐘聲敲響。

十二點整的時候,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到了高潮時刻,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又長大了一歲。人們不約而同地到戶外放起了鞭炮、打起了煙花,“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震耳欲聾,五光十色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

大年初一早上一起床,大人小孩都會換上一身新衣服,有的還要穿上新鞋子、戴上新帽子。接著,小孩子們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會拿出“壓歲錢”給他(她),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吃完香噴噴的餃子后,一家人簇擁著來到街上看社火。有舞龍、舞獅子的,有踩高蹺、劃旱船的,還有大頭娃娃和打腰鼓的。當一條條長龍從街上經過時,大人們就拉著小孩子從長龍身下鉆過,聽說鉆了龍一年都會平安吉祥。從大年初二開始一直到初七,人們提著禮物走親串友,給親戚朋友們拜年,送去了美好的祝福。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就是這樣過的。每年,我們小孩子都盼著過春節(jié)。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10

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傳統(tǒng)美食各地都不同,但不管是哪兒,都有吃年糕這一傳統(tǒng)習俗。我的家鄉(xiāng)——金山,也有吃年糕的風俗,不過我們的年糕叫“焋糕”。

在農歷過年前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各家各戶就開始準備焋糕了。首先,我和奶奶一同拿著家里的糯米去碾米廠把米碾成米粉,之后把米粉拿回家曬個幾天。接著,就是化糖水、搓粉了。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糖水的溫度和量一定要把握恰當,否則再怎么搓,粉都不會細膩甜糯的。要確保細膩甜糯,就得反復揉搓糖水和過的米粉,再用細密的篩子篩出揉搓過的米粉。想知道米粉水分是否合適,就看篩出來的粉是否形成蓬松的錐形,如果是蓬松的錐形,這粉就搓得有質量了。在大家搓粉時,還要有一個人在灶邊守著鍋,因為鍋內煮著赤豆。等赤豆煮爛后,把水過濾掉,放進淘米籃,然后抓捏赤豆,直到豆沙濾到盆里。接著用紗巾把盆里的豆沙擠干水份,之后將干豆沙、豬油和白糖一起炒,一大盆的豬油豆沙就做好了。

下一步就是裝模了,家里用的模子是正方形的“焋糕枕”,模子底部是一塊細密的紗布,紗布上是“焋糕紙”,我們一般做的都是豆沙糕。先裝上一大半米粉,再在每格中間用勺子舀上1-2勺的豆沙,再蓋上一層米粉,把米粉裝到略微高出格子,然后,用尺子壓住模子的邊框輕輕刮平,接著用模具再壓一下,最后用一把洗凈的刀沿著模具壓出的線條把糕分成16塊。

蒸糕的鍋里要放上土灶頭專用的井字格,這樣模具就不會浸到水里了。蒸個十來分鐘,充滿家鄉(xiāng)味道的糕就完成了。

香味催促著春節(jié)的腳步,春節(jié)也正喜氣洋洋地向我們走來,我們忙碌著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期盼著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好。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1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辈恢挥X中,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

清明節(jié),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jié)日,還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不僅有利于傳遞親情、尊崇孝道、弘揚正能量,而且有利于傳承文化習俗。所以,在清明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要祭奠英烈和先輩。

還記得,小時候,跟著家人一起去掃墓時,經??吹饺藗冊跓?、燒紙錢、燃放煙花爆竹。大量焚燒紙錢造成灰燼遍地,濃煙紛紛,甚至引發(fā)了不少山林火災。這樣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空氣質量還能好嗎?

令人欣慰的是,這幾年,在國家的號召下,在新聞媒體的宣傳下,在學校的教育下,家鄉(xiāng)的祭掃習俗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鏡頭一:網上祭祀

清明節(jié)快到了,我們五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安海烈士陵園開展祭掃烈士活動。在烈士墓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獻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花,齊唱歌曲《烈士墓前》,緬懷烈士們拋頭顱、撒熱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

在老師的號召下,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網上綠色祭祀,感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將“鮮花”獻給烈士,并寫下自己的感受,表達我們對英烈的緬懷。

鏡頭二:綠色祭掃

清明節(jié)這天,爸爸媽媽一大早就帶著我們去祭掃祖宗。在祭掃時,我卻發(fā)現,周圍的人都沒有什么人在燒紙錢、燒冥物、燃放鞭炮了。

我好奇地問爸爸:“今年怎么跟以前不一樣啦?”爸爸笑著說:“過去,人們上墳燒紙、燃放鞭炮,不僅污染環(huán)境,還容易引發(fā)火災,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F在,不是都在提倡綠色祭掃嗎?大家都很自覺配合啊?!闭f著,爸爸在爺爺的墳前敬了一杯酒,媽媽把一束鮮花擺放在墳前。接著,爸爸給我們講起了爺爺生前的故事,我們聽得入了迷,心里對爺爺充滿了敬重與懷念。最后,全家人一起動手,在爺爺的墳前種了一棵樹,爸爸說:“明年我們再來的時候,這棵樹就長大了。”離開時,我戀戀不舍地回頭看了一眼,“爺爺,小樹,明年再見……”

網上祭祀、綠色祭掃,真好!家鄉(xiāng)的綠色習俗,我為你點贊!

關于家鄉(xiāng)風俗的作文350字篇12

“春節(jié)到,春節(jié)到,穿新衣,放鞭炮,走訪親友真熱鬧;壓歲錢,裝口袋,包餃子,貼春聯(lián),小孩盼望春節(jié)到。”這一首順口溜說的是小孩盼望春節(jié)的來臨。在寒假中,我也是最盼望著春節(jié)的來臨了!

春節(jié)到,每家每戶都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早上,早起的小朋友們就把爆竹放得“呯啪”直響,也把我從好夢中叫醒了。我心想,過年了,也要為家中出點力,便飛快地起床,幫著大人貼春聯(lián)、準備年夜飯、放煙花。

我拿著爺爺遞過來的春聯(lián),我先在一張上黏上膠水,來到大門外,門外的小孩還在“啪啪”地放鞭炮,我一邊用手捂著耳朵,一邊用手拿著春聯(lián),足尖踮起,小心翼翼地把一張春聯(lián)貼在門的右側,然后照樣貼上另一張。最后,我把橫批也粘上了膠水,搬來板凳,站在板凳上用手擺正,橫批貼好了。“梅香瑞雪春,山舞銀蛇景”橫批“蛇年大吉”這幾句話不正是訴說了春天來臨銀蛇狂舞的景象嗎?

緊接著,我來到廚房,準備幫奶奶做年夜飯。廚房里,煙霧彌漫,只見奶奶在煙霧中忙碌的身影,我大喊了一聲,奶奶。奶奶邊忙活著手中的活,邊回答了我。我問奶奶要幫忙嗎?奶奶回過身來,指著桌上的素菜,和幾個盤子,對我說:“把這些素菜搭配起來吧,什么和什么在一起,不用我教你吧!”我高興極了,平時看大人們拼菜的時候,覺得非常有趣,這次終于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了,邊大聲地嗯了一聲,便撩起袖子,洗干凈了手,學著大人們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弄了起來。一開始,我以為會很簡單,可是做起來就難了。我勉為其難地拼好了一盤“雙耳拌銀杏”,又重新拿了一個盤子,按著自己的記憶拼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我便和家中的孩子玩了起來。我們三五成群地去買煙花,我手拿禮花棒,大膽的女生過來點燃了信子,一朵一朵的煙花騰空而起,隨風落下,化作了云煙。我最喜歡看“仙女散花”,點燃引信后的煙花呼嘯著直射天空,化成千朵萬朵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火花,把天空裝點得艷麗迷人。呼嘯聲驚天動地,歡呼聲此起彼伏。

在人們聲聲歡呼聲中,春節(jié)就這樣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1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