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故事的作文
除夕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很多個除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除夕夜故事作文1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是多么多姿多彩,快來和我們一起過這難忘的節(jié)日吧!
我們在除夕時,為你準備了煙花,為你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還為你買好水果,快來和我們一起過除夕吧!
太陽剛剛升起來,家家戶戶打亮所有的燈,人們拿起掃把從屋內打掃到屋外,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婦女們正忙碌地準備著拜神要的東西,孩子們幫家人們燒水殺雞,洗米做飯……
早上七點到中午,是拜神高潮期。廟門前是滿地的鞭炮衣,紅紅的像一張紅地毯鋪在地上,人們挑著擔子,踩在鞭炮衣鋪成的紅地毯上。各個廟里人山人海,密不透風,到處都是拜神用的香的味道,到處都是人們誠心跪拜的身影。因為古時候的人們對神的敬意是無法形容的,所以認為神可以保佑家人,就給神燒香、燒紙錢。其實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和鬼,它們只存在于人的心理上。放鞭炮了,人們拿出一掛掛鞭炮,把它點燃在各自家門口?;鸺t的鞭炮衣滿天飛舞,把祝福和幸福傳遞給別人。
下午四五點鐘,大家又開始貼春聯(lián)了。小孩們幫助家人用水打濕舊的春聯(lián),再用手撕下舊春聯(lián),然后幫助家人把新的春聯(lián)貼上去。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換上了新春聯(lián),有的金光閃閃的,有的紅紅火火的,家家都是耀眼奪目。據(jù)說,春聯(lián)是有驅邪的作用?!扮I鏘鏘”的鑼鼓聲音從不遠處傳了過來,是舞獅表演。他們的表演得實在是太精彩了、太棒了,人們正在為他們歡呼著、喝彩著。當游行隊伍走過大街時,人們都從屋里探出頭來看他們的游行表演。
夜幕降臨,家人們和親戚朋友圍在一張桌子吃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天。小孩也圍成一桌,桌上飯菜成了小孩們的戰(zhàn)利品,菜是多么的豐富:有甜酸排骨,有炸雞翅,有魚,有紅燒肉……吃完了飯,小孩們就在地坪上燒煙花和放許愿燈??此麄兺娴枚嗝撮_心,多么盡興呀!他們真讓人羨慕,因為他們無憂無慮和沒有煩惱的心情,這時也讓大人回憶起了他們童年的歡樂。
十二點時,家家戶戶都要燒鞭炮,這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俗了,含意是除舊迎新,祈禱新的一年幸福安康!這時候天空上煙花絢爛,匯織成讓人陶醉的夜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匯集成一首震天動地的新春交響樂。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歡迎你們來和我們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吧!
除夕夜故事作文2
今天,是除夕夜。
今年的年夜晚在飯店吃??墒?,望著滿桌的佳肴,我的食欲好像并沒有往日那么好,不得不承認,在這一盤盤的飯菜中,不乏價格不菲的'“名貴”食物。但這些山珍海味,哪一樣又出自家人之手呢?
我不禁將記憶轉到了往年的今天……
那時候,年夜飯中的每一只雞、鴨、魚,每一塊蔥、姜、蒜,都是家人們費盡心思調制出來的。尤其是餃子,家人們不僅講究它味道的鮮美,更是將一枚硬幣包入其中,誰吃到這個餃子就意味著來年的好福氣。
然而,今天卻不同。擺在桌子正中的那一盤餃子,造型是那樣整齊,大小是那樣統(tǒng)一,嚼起來卻那樣無味。一看便知是機器的杰作。
吃飯過程中,家人之間的對話少了許多,滿桌飯菜也很少有人動筷。奶奶感到氣氛的冷淡,非常不滿:“像這樣一家團圓的時候一年能有幾次?你們就不能收住心相互好好的聊一聊?就知道工作和掙錢。連家都沒了掙那么多錢有什么用!”奶奶的話好像并沒有使大家感到羞愧,大家都只是勉強地笑笑。幾個姑姑把筷子一撂,低頭玩起手機來。其他人也都心不在焉,不知都在想什么……
忽然,三叔的手機響了,不知是誰打來的,只見三叔聊著聊著便露出了笑容。掛斷電話后,說臨時有事,就匆匆離開了?!懊髅魇侨ズ透鐐儍捍曷閷?,他能有什么事?!”三嬸不屑的說。我看到爺爺把臉轉了過去,以掩飾自己的悲傷。奶奶終于絕望了:“這飯是沒法吃了,你們也都各忙各的去吧,反正沒有人愿意留在這兒。”說罷,奶奶讓大姑送她回去。
年夜飯就這樣散了。
這個除夕夜似乎很“簡單”,不用再盡心準備菜肴。
這個除夕夜似乎很“華貴”,可以坐在豪華餐廳中享受別人的服務。
這個除夕夜似乎很“時尚”,手機游戲已替代了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活動。
可是,這個年似乎很無聊,過年我們所做的事好像是經常都在干的。
是的,那些曾經歡欣了無數(shù)人的節(jié)日活動取消了,那曾經溫暖了無數(shù)人的親情淡漠了,那曾經散發(fā)香氣的年夜飯被代替了,那個曾經最受人喜愛的節(jié)日“變味兒”了。
今天,是除夕夜——好無聊的日子。
除夕夜故事作文3
今天是年三十,在除夕之夜和一大家人相聚一堂是我每年都早早期盼的事情。我天天盼望著過年,盼望著長大,但時間老人總是放慢腳步緩緩而至。有時我真想直接把日歷翻開將日期跳到除夕之夜。
下午我和爸爸早早來到爺爺家,和爺爺一起貼春聯(lián)、貼福字迎接即將到來的三十之夜。年三十又叫除夕,那么除夕有何來歷呢?通過網(wǎng)絡我了解到: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害怕紅色和響聲。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lián)、燃放大紅鞭炮,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隨著家家戶戶飄溢的菜香味,鞭炮聲逐漸響起。時而隱隱約約漸行漸遠、時而轟轟隆隆愈走愈近、時而密集時而舒緩。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們都在快樂的忙碌著。有的在洗、有的在炒、有的在煎,整個一廚房協(xié)奏曲。我和弟弟來到院外欣賞著同樣快樂的夜空。五顏六色的煙火金光四射、星星點點裝扮著夜色中的天空。夜晚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多么美麗的夜晚啊!都讓我們變得目瞪口呆了。在媽媽的一再催叫下,我和弟弟回到餐桌旁。隨著叔叔點燃鞭炮,我們的家庭除夕大宴開始了。迎著大人們的一張張笑臉和祝福聲我和弟弟滋滋有味的品嘗著每一道年夜菜。我舉著杯子和每一個人碰杯,給他們拜年也同樣送給他們吉祥的話語。
當八點的鐘聲敲響的時候,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全家人共同圍坐在一起欣賞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在一陣陣歌聲、一串串笑聲中,大人們一邊交流著一年的辛苦和收獲一邊包著初一的餃子而我和弟弟卻是邊唱邊歌,完全融入到節(jié)目中了。不知不覺中十二點的鐘聲又快敲響了,鞭炮聲再一次驟然響起,我們全家人一起倒計時、一起歡呼,一起送走除夕之夜,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在共度今宵的歌聲與微笑中,聯(lián)歡晚會結束了。凌晨我和爸爸媽媽踏著新春的鞭炮聲回到我們自己的家。我想我會在夢中繼續(xù)我的快樂除夕的。
除夕夜故事作文4
年三十晚上,習慣稱為除夕,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最為熱鬧、喧闐,天一抹黑,孩子們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著香火,東一聲、西一響地放起鞭炮來了,膽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著耳朵,遠遠地探著身子點,其他小孩兩手捂著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著……。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頭也都還能記得。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意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jié)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yè)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xiàn)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xiāng)、浙江溫州等地區(qū)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xiāng)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傳說我國的祖先曾受到一種叫“夕”的猛獸的威脅。它不僅侵擾村民,還把祭神的貢品毀了。于是村民們請下了灶神老爺,請他上天庭告御狀。
灶神老爺上天庭了以后,碰到了一個叫“年”的神?!澳辍庇没馃褡拥姆椒▏樑芰恕跋Α薄R虼?,人們?yōu)榱思o念“年”,就把每年的這個時候稱為“過年”,把前一晚叫做“除夕”。而且每到過年的時候,還燃放“爆竹”,用以趨邪避禍,以保歲歲平安。
除夕夜故事作文5
屋內喧鬧嘈雜,高聲的談笑和孩子的尖叫,將屋外人影蕭條的街道隔開。仰望漆黑的夜空,與往年不同,耳畔獨獨少了那年年都不絕于耳的爆竹聲。古代有位詩人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現(xiàn)如今,因為環(huán)境污染所迫,從古至今流傳的習俗,似乎已快要消失了,都已留在了往昔。
每一年的除夕,除了各式各樣的年貨十分暢銷,包裝引人注目的爆竹也是人們在除夕的必備物品。走向窗外,去年的除夕,我還抱怨著爆竹聲太過喧囂,今時今日,少了這幾乎震耳欲聾的聲音,心中總莫名有些惆悵。
回頭看看,圍成一桌的家人們,有的飲酒,有的不停地說著,說著今年一整年的經歷,說著或辛酸或快樂的往事。有人說:“過年人雖到了,可屋子里總是少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年味,都是靠爆竹聲掩飾了冷清?!爆F(xiàn)在發(fā)現(xiàn),各自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們圍桌談笑著,那股年味總是圍繞著所有人,也彌漫著屋子的每一個角落。往年我對除夕,無非是在談話中敷衍了事,毫不在意,所以對這個既代表“團圓”也是“所有中國人最期盼的日子”——除夕并沒有太多的'體會,或許是爆竹聲掩蓋了它,現(xiàn)在夜空寧靜了,便可細細聆聽散發(fā)著“年味”的聲音。
當爆竹聲占據(jù)了所有人的耳畔,家人的話語就聽得并非那么真切了。當“放鞭炮”成了除夕的代名詞,“團圓”就顯得有些微小了。
香脆的春卷被端上桌,杯中斟滿了飲料,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也開始了,雖然窗外少了一些,但這個除夕之夜卻分外有滋有味,十分特殊。這股與“年味”相融合的“親情”,在這個夜晚,一定會鐫刻著我們所有人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