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jié)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1
新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叮咚叮咚”,快樂邁著無聲的步伐悄悄
降臨在人間這個仙鏡,在這繽紛的世界里,我們迎來了元宵節(jié),對了,在元宵節(jié)里,“花燈可是主角哦!
站在遠處,連串的花燈好似兩條五顏六色的長龍,直朝街道的盡頭游去,它又像彩鏈,纏繞在兩旁的“圣誕”樹上,發(fā)出奪目的光彩,好象照亮了全世界,它還像銀河,望不到尾,而我們只是岸邊的綠葉,靜靜地欣賞著映在河面上閃爍的星星……
小攤邊,馬路兩旁,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群,欣賞那美麗的畫卷,一只小黃牛闖入了我的視線,定睛一看,這只小?;艨蓯蹣O了,藍色的羊毛般的頭發(fā),兩顆烏黑的眼球好象在滴溜溜的轉(zhuǎn)著,還有那張可愛的嘴,大大的張著,好象什么事讓它開心地合不攏嘴。更有趣的是那一對牛角,金黃色的,像金色的牽?;ǎ煌5卮蛑D(zhuǎn),讓人心曠神怡。
除了小牛花燈,別的花燈也不差,一個個都在爭奇斗艷。瞧!那只小老鼠花燈,胸前掛著金色的帶子,咧著嘴,在歡呼我們的到來。長長的耳朵,紅紅的眼睛,白白的絨毛,這一下子讓我們聯(lián)想到了小白兔,它們前面露著兩顆大暴牙,耳朵豎的筆直筆直,好象正在思考什么。臉譜燈更是不落后,托著長長的絲帶,隨風飄動,好象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一半臉黑,一半臉白,使我一下子沒有回過神來。更惹人喜歡的還是星星燈,它全身金黃,十分耀眼,時不時的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它不禁讓我想起了五星紅旗,它總是保持著自己的本色。在夜空也是如此,它總是站在月亮旁,雖然沒有月亮那樣亮,給故鄉(xiāng)照得分外亮,它是純潔的,招喚朋友,一起照亮人間。星星給月亮陪襯出更加絢爛的色彩。
好一個鎮(zhèn)海的燈會,它不僅是一個燈的海洋,而且是個人海,無數(shù)的燈和無數(shù)的人聚在一起,構(gòu)成了景色奇異的燈和人潮。這也不正標志著,我們鎮(zhèn)海的經(jīng)濟在發(fā)展,吸引了許多游客。我們在燈的海洋里盡情地欣賞。
我完全沉浸在燈的海洋。漸漸的,天下起了毛毛細雨,風輕輕地吹著,我的心也隨風兒飄向美麗的城堡……
評語:
這是一篇描寫元宵花燈的文章,透過作者生動的描寫,老師也仿佛置身其中,觀看著五顏六色的花燈。比喻句“連串的花燈好似兩條五顏六色的長龍,直朝街道的盡頭游去”,形象的寫出了花燈的長。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2
夜幕悄悄降臨,路燈一盞一盞陸續(xù)亮了起來。馬路上的車流、路燈的光芒、霓虹燈的閃爍,匯成了燈的海洋。在我們小區(qū)的廣場上,人們陸續(xù)聚攏來,參加居委會舉辦的“和諧社會、歡樂元宵”的聯(lián)歡會。活動還沒開始,那充滿活力的音樂就響了起來。人們有的聚在一齊說說笑笑,有的正在進行最后的練習,有的三五成群一齊跑到街道上的燈籠下猜燈謎……那場面,別提有多熱鬧了。
要說我最喜歡的節(jié)目,那當然是能夠鍛煉大腦的游戲――猜燈謎了。一拿到答題紙,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大街上琢磨去了。就在我銘思苦想的時候,我看見有兩個人正拿著一張皺巴巴的紙抄著什么。原先,她們從下午就開始猜燈謎了,這會正把她們猜出的答案抄在答題紙上呢!于是我就問她們借來了紙,打算作弊。我但是屬于無奈之舉,因為好多燈籠里的紙都被別人拿走了,剩下的但是難上加難的啊!咦,“家中又添一口”好象不是“旦”吧。我靈機一動,想出來了?!凹抑杏痔硪豢凇笔恰昂馈?!你看,點和“家”下面半部分的中間添上“一”和“口”,不就是“豪”嗎?我趕緊把答案告訴了她們。嘻嘻,自己猜出答案,感覺就是不一樣!把答案寫上后,就要去拿獎品拉。啊?這就是獎品?我真要暈了!你猜猜是什么?包你一輩子猜不出來!獎品居然是――牙膏和牙刷!好玩吧?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的興致但是絲毫未減。在這個平凡的晚上,我們收獲了不平凡的快樂。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3
一提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明白這一天是元宵節(jié)。
早晨,鞭炮噼里啪啦,這是人們迎接元宵節(jié)的到來。外面白皚皚的一片,連雪花也來向我們慶祝元宵佳節(jié)的到來。
一轉(zhuǎn)眼到下午,迎來元宵節(jié)最熱鬧的時刻。
晚上,我們吃著香噴噴的元宵,爸爸說:"在元宵節(ji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tǒng),然后代表全家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甜蜜,元宵是在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又稱''元夕節(jié)''"燈節(jié)”和“燈夕”?!?/p>
在元宵節(jié)的夜晚,我們在外散步,走在充滿喜氣的大街上,看見一個人群,里面還傳出敲鑼打鼓聲,我趕緊擠進去一看:原先是一群老人們在扭秧歌,她們在腰間系根紅色的絲綢帶,向左,右,前,后地扭著,她們雖是老年人,但她們很靈活,在扭秧歌的時候,猶如一只只美麗的蝴蝶,上下翻飛著,很有秩序,
很整齊。看的人有的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節(jié)奏扭起來。
然后我們又去商場,商場的燈各形各色,有玻璃的,塑料的,紙糊的……然后燈的種類也有很多如:走馬燈,宮燈,紙燈,還有紗燈。但燈的形狀大多是虎頭形的,燈上的圖案大多也是老虎。
當我們回家時,廣場上放起煙花。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黑的夜空中頓時盛開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金花,又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被迷住,那一顆顆騰空而起的五彩的禮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帶著亮晶晶的東西,像下起流星雨,刷刷的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提到道彩色的光環(huán),把天空變得光彩奪目!
這就是熱鬧歡騰的元宵之夜!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4
昨天晚上,我們小區(qū)舉行了一場燈謎會。
吃完晚飯,我就迫不及待地拉著姐姐蹦蹦跳跳地去看燈謎會。我們一口氣跑到會所,哇!這里的燈飾五彩繽紛的,真美??!來猜燈謎的人真多,熱鬧非常,我和姐姐參加了猜謎語的,還得到了獎品呢!我還吃了小區(qū)為我們煮的又圓又甜的湯圓的!
昨天晚上的燈謎會,我過的非常開心。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5
宵佳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社區(qū)也舉行了一個猜燈謎、品湯圓活動。
元宵佳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社區(qū)也舉行了一個猜燈謎、品湯圓活動。我和姐姐興高采烈地到了小區(qū)中庭,那里已經(jīng)人山人海。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猜起來,我拉下一條就跑向領(lǐng)獎臺,負責對答案的阿姨笑著說:“小朋友這你也對得出來啊?”旁邊的人都哈哈大笑,我都不好意思了。謎面是:teix沒有生意。我猜迷底是“車太空”。阿姨說:“算你對,應(yīng)該是車太賢?!蔽覙泛呛堑啬眠^獎品去品湯圓,社區(qū)里每個人都拿著熱氣騰騰的湯圓吃著、說著、笑著,我們是快樂和諧的一家人。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6
歲月匆匆,元宵節(jié)快到了,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wù)——做花燈,我也忙不迭地行動了起來。于是回到家里的時候我讓媽媽幫著我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wù)。
首先,我和媽媽按比例裁了兩張長方形的紙頭。拿出一張大一點的,上面空余五公分,下面空余五公分,劃出兩條線,在范圍之內(nèi)豎著每一公分畫一條線,畫好以后用美工刀裁開。接著把這張紙卷起來,底部用訂書機訂起來。接著拿出那張小的,卷成筒狀,要跟第一個差不多大小。然后,將卷好的紙頭放入更大的一個紙筒里,將沒有訂住的一面往下壓,整個燈籠便起來了。最后,將頂部也訂好一個燈籠完成了,不過我們還在燈籠在兩邊系了兩根線便于攜帶。
活動還有包湯圓。今天下午,食堂阿姨端上來了一大盆面粉,我們每個小組分一份,一分給四個人。我們開始撮圓子了,我本以為撮圓子很簡單,誰知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我先從面粉上揪下來一塊,撮著撮著,面粉突然碎了,我只得重新來??粗蓝家呀?jīng)撮了一個又一個,我簡直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不過后來我撮地熟練了。雖然數(shù)量不可觀,但至少撮了幾個,不久,湯圓上來了,真好吃!
這個元宵節(jié)真有趣,我喜歡元宵節(jié)。祝大家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jié)到了,身邊洋溢著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隨處都能夠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里搬出很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里察看還有沒有剩余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chǎn)”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xiàn)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xiàn)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xiàn)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小飛碟;不時又出現(xiàn)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jīng)不能夠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jīng)典節(jié)目。這些節(jié)目中,小沈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shù)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的時候,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我卻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了已經(jīng)過世的太奶奶……
元宵節(jié)的作文 篇8
民間意義上,只要沒過了元宵都算春節(jié)。百姓眼里,這是春節(jié)最后的狂歡,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這些年,雖然多數(shù)年份都能回老家過春節(jié),但能過元宵的幾乎沒有。早聽說故鄉(xiāng)今年元宵燈會規(guī)??涨埃豢上Р荒苡H見,進城后關(guān)于元宵的記憶就只剩城市燈會了。印象中關(guān)于老家元宵的印象局限于小時候的記憶。
城里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燈展,隨著聲光電科技的進步,燈的外觀,材質(zhì),動態(tài),音響都與時俱進,高大上自不必說,觀者人潮涌動磨肩接踵,也熱鬧非凡。此前好幾回從住地進城區(qū)看燈,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擁擠坐不上回程的車子,徒步走了老長的路才返回家里,近年節(jié)慶外出都格外小心。記憶中鄉(xiāng)村元宵的燈是移動的,叫游燈/游枰,人們或抬或舉著燈沿街巷游走,鑼鼓開路,大老遠就能聽到,多數(shù)人在家門口就能賞燈。相比起來,城里是人隨燈轉(zhuǎn),而鄉(xiāng)村是燈隨人轉(zhuǎn),更親民一些。用一個比喻:城里的元宵是超市里冰鎮(zhèn)的包裝精致的高檔元宵,鄉(xiāng)村的元宵是土灶上老媽煮著的自制元宵。
游燈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燈花籃,都是由老藝人純手工制做。我有個本族奶奶是做花籃的能手,以前村里只要有辦元宵游燈都會請她參加做燈,大多也是義務(wù)的,村里會提供材料,或提供一點實物贈送。她們用竹蔑扎成花燈骨架,糊上雕刻著各色鏤空花紋的彩紙。造型各式各樣,有吉祥文字燈,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恭賀元宵之類。有單字做一燈成一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燈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頂部向前彎的竹桿挑著。多數(shù)燈一人就可提得動,也有需多人抬的大花籃,還有機關(guān)精巧的走馬燈。記憶中老街上有個叫享耐的五金師傅心靈手巧,算是村里最早把玩電器的人,他做的電動花燈曾是鄉(xiāng)親們每年的期待,記得有一年他做了個能轉(zhuǎn)動推磨的人物花燈,令鄉(xiāng)親們十分贊嘆。如今許多原來做燈的老藝人都相繼去世,年輕人都忙于外出賺錢,許多手藝都瀕臨失傳,但科技進步也讓花燈有了新的花樣,走馬燈早就不稀奇了,原來的燭火也多數(shù)換了電瓶燈。韻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記憶中小時候還沒到游燈結(jié)束,有些燈己被晃動的燭火燒了一個一個黑洞,也有燒得只剩個骨架的,提燈的人難免有愧,但鄉(xiāng)親們除了給他一個善意的笑沒人責怪他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shù)活。
元宵游燈是全村的一個集體大事,以前通常按舊時生產(chǎn)隊的組織東南西北四個連隊各組織一隊花燈,各隊間似乎有一定的榮譽競爭關(guān)系,大體以群眾的口碑為憑。每隊的標配大約是先頭鑼鼓隊開路,隨后是一只舞獅,然后是花燈隊和神像香火,壓軸的是叫作鐵枝的民間技藝,我們土話叫枰為閩東地區(qū)獨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鐵枝標志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養(yǎng)和做枰實踐經(jīng)驗的長輩作指導(dǎo)。師傅用木料搭起一個大約兩張床大小的方形移動平臺,臺面垂直方向裝上像枝叉一樣的鐵架子,高的能達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軟墊,選身段纖巧聰穎又膽大的孩童化妝成各色戲劇人物牢牢固定在鐵架上,多的能承載七八個人,襯上各種花草樹木燈光等布景。它的奧妙是經(jīng)過服裝和道具的遮藏,讓人感覺不到有鐵架的存在。遠看過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懸浮在空中一樣。每個枰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戲劇場景,比如牛郎織女八仙過海西游記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選上枰也是一項榮光,雖濃妝艷抹,但不知為何,眾人還是能知道某個角色是誰家小孩,評頭品足一番。當然,也難免有人看走眼把張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爭論一番,最終恍然一笑。如此寵大的移動造景古時候全靠眾人接力抬著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巡游,現(xiàn)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動力牽引,省力不少。
游神是游燈活動的組成部分,前前后后都有許多和百姓互動的環(huán)節(jié),比如鳴鞭迎神和交換香火。當游燈隊伍快到自家門前時各戶都鳴鞭歡迎,雙手捧著香火在門前恭候,神像經(jīng)過時就用手里的香火和游神的香火交換并插在自家門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這些年鄉(xiāng)村大有民俗復(fù)興的態(tài)勢,結(jié)合旅游的發(fā)展,許多漸被淡忘的傳統(tǒng)民俗重新煥發(fā)生機。老家今年的元宵游燈規(guī)模空前,多年未見的雙溪古鎮(zhèn)香火龍和沉寂12載曾經(jīng)作為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燈也作為重要的節(jié)目參加游燈,加上交通便利,賓客云集,熱鬧的程度與古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我遠在外地,不能親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發(fā)達,讓我也能通過微信朋友圈飽了一回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