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
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春節(jié)的身影,春節(jié)還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個團結(jié)的節(jié)日。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1
春節(jié)自然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的節(jié)日,所有的人都非常希望春節(jié)的到來,在我的記憶里令我最快樂的是今年的春節(jié)。
因為大年三十是我們一家三口到爺爺奶奶家過年,所以剛到爺爺奶奶家,一抬頭見爺爺家安全門上貼著一幅紅地兒金字對聯(lián),這時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的詩作《元日》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钡募丫?。站在窗邊透過玻璃一眼望去:家家戶戶的窗戶上都貼上了大紅的吊錢兒。喜慶的氣氛灑滿了整個城市,人們都沉浸在喜悅和幸福之中。
一到下午廚房傳來了乒乒乓乓的切菜聲,不用看就知道是爸爸媽媽正在忙碌年夜飯。我把一張京劇名家名段的DVD盤作為新春禮物送給喜歡聽京劇的爺爺,爺爺夸我懂事孝順;奶奶給了我一個壓歲紅包,希望我新年學業(yè)上取得好成績。快要吃年夜飯了,奶奶十分神秘對大家說:“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客人和我們一起過春節(jié),大家都要熱情接待?!蔽艺f:“神秘客人?大年三十還會有誰?”奶奶笑而不答,過了一會兒,門打開了,奶奶用手輕輕地拉著一位老太太,原來是隔壁的孤老戶劉奶奶。把劉奶奶讓進來后,我奶奶高興說道:“我把劉奶奶請來同我們家一起過年,大家歡迎?!比胰藷崃夜恼茪g迎,劉奶奶也激動得熱淚迎眶,說道:“沒想到我一個孤老戶,能有福氣和你們?nèi)疫^春節(jié)?!?/p>
好不容易等到了開飯,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啦,雞、鴨、魚、肉、蔬菜、海鮮……全齊了,看得人垂涎欲滴。爺爺、奶奶、劉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吃起了年夜飯。其中有件事令我很高興。爸爸把的一只蝦到了爺爺?shù)耐肜?,爺爺卻把它夾給了我,懂事的我又把這只蝦夾進了劉奶奶的碗里,劉奶奶看到了一邊擦著激動的熱淚一邊高興地說:“你們家有這么懂事的孩子,真有福氣啊!”聽了這話,我奶奶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大家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溫馨、歡樂的氣氛。
臨近子夜時分,爆竹聲越來越密集,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火光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我心中想著大家健康、快樂、平安就是我的幸福。
今年的春節(jié)令我非常難忘,因為我覺得這一天是快樂和有意義的,我愛春節(jié)。
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2
臘月二十八,我們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不斷地催促著爸爸開快點,開快點;可走到半路,天公不作美,窗外下起了飄然大雪,爸爸也將車速降到了50邁,我的心也越發(fā)焦急起來,真想一瞬間飛到奶奶家去過年。
臘月二十九,今天晚上便是除夕之夜。我們聚在奶奶家,一起歡慶這個喜慶的夜晚。酒和飲料交織在一起,卻表達的是同一個祝?!鞓?8點,我們準時打開電視,鎖定中央一臺,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頓時,笑聲飄滿了整個房間,此起彼伏。
當然,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便是正月初一早晨吃餃子了。因為奶奶家有個習俗:每年過年吃餃子,不僅要在餃子里面包個幾枚硬幣,而且還要在一個餃子里包一張百元大鈔呢!去年是被叔叔給吃去的,今年又將會花落誰家呢?我好期待啊!
餃子端上來了,我們像聽到無聲的指令一般,不約而同地開動了。我們都在拼命地吃,突然奇奇興奮地大喊一聲,嬸嬸隨即說道:“難不成這第一枚硬幣讓這小東西給吃到了?”待奇奇吐出來,我們湊過去一看:真是一元錢!頓時,一股勁涌上心頭,涌進嘴里:“我一定要吃到那一百元錢!”
不一會兒,每個人的陣地里都有了幾枚硬幣,可那一百元偏偏就沒有蹤影。爸爸不止一次地晃動盆子,連奶奶也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是我老糊涂了,根本就沒包?更要命的是,我們的肚子都已快撐的吃不下了。人心渙散,看來這一百元,今年是吃不到嘍!
我已決定放棄,邊自言自語道:“再吃最后一個吧!不要那一百元了。”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偏就挑了一個離自己遠的餃子。那餃子皮薄,一下被我捅破了。只聽到嬸嬸大叫道:“天哪,一百元錢!”我挑過來一看,真是一百元錢!我抬頭看著天花板,心想:“一定是我的真誠感動了上蒼,他才把這一百元錢賞給我的。肯定是!”……
曾看過一篇文章,作者是成年人。他在文中抱怨道:“……過年有什么好!整天忙著走親訪友、運年貨、應(yīng)酬……過年不過如此!”可能是年齡不同,觀點就不同,但作為孩子,我卻認為——如此過年,挺好!
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3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因地而異各地春節(jié)習俗也各有千秋,就北京地區(qū)來說。
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弊?,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lián)。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柜、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lián)也有許多講究,一般百姓家貼紅色春聯(lián),門楣上貼“橫批”,內(nèi)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守制者(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春聯(lián)最早始于五代時的后蜀。據(jù)說當年蜀太子在本宮門上提寫“天垂余慶、地接長春?!卑藗€大字,這就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lián)。北京人在屋內(nèi)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nèi)貼“全院生輝”等春條。
過去大多數(shù)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龕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講究的要擺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餅、花糕的面鮮,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飯,素餃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擺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過年講得就是吃喝玩樂,以吃為主。這些供品實際上也是為人準備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飯要葷素一起上。有冷葷、大件和清口菜。冷葷有冷燉豬、羊肉、冷燉雞、鴨。大件有:紅燒肉、扣肉、米粉肉、紅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羅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葷素睡覺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餃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還總是把餃子包成元寶形,在餃子中放進糖、銅錢、花生、棗、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著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銅錢意味著有錢花;吃到花生意味著長壽,因花生又名長生果,吃到棗和栗子的意味著早立子……
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真有趣!如果那年我能在北京過春節(jié)那該多爽啊。
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4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jié)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jié)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luò)繹不盡,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
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屋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么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jié)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預備迎新年,在春節(jié)前,人們一出門,假如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預備著春節(jié)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tǒng)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興奮興。大家都希看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興奮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后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往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qū)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zhèn)€愉快!
六年級作文春節(jié)5
春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節(jié)日,平時東奔西走的一家人,會在這幾天里歡聚一堂,買年貨,送紅包,這是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
在我還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在我眼里,春節(jié)就是整一個寒假,在那三十來天里,我們常到親戚家做客,我就像《地球的紅飄帶》里巧渡金沙江的紅軍,別提有多開心了!吃一頓飯,自己寫一則對聯(lián),不論好壞,只求家里有春節(jié)的味道。時光飛快的流逝,我七八歲了,那留著墨香的春聯(lián)悄悄地隱去了,換上了散發(fā)著油墨臭氣的春聯(lián),還有幾餐飯。這是為什么?又過去了幾年,我十歲了,走過人家邊,再也看不見有人興沖沖地貼春聯(lián),只有幾張發(fā)黃的紙片在風中搖曳,這是為什么?不一會兒,我十一二歲了,那么多的親戚,我們卻只去幾家,在吃飯前后,放眼望去,只有手機,只有低著的額頭,連給紅包也成了攀比。不見一點年的蹤影!這究竟是為什么?
沒有了自己寫的春聯(lián),又沒有了許多家的團圓飯,還沒有了做客應(yīng)有的歡聲笑語,眼前竟只有一只只冰冷的手機!傳統(tǒng)告急,傳統(tǒng)告急!
而這一切又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交通的發(fā)達,讓許多家庭平時也能夠歡聚;是因為商業(yè)的發(fā)達,讓一些圖方便的人去外面買.春聯(lián)、買窗花、買年畫;是信息的發(fā)達,讓人們團聚一堂,卻只發(fā)微信;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們不重視傳統(tǒng)的心態(tài)。春聯(lián)難道不能寫嗎?說話難道一定要用微信、QQ嗎?不是的。是人們不明白自己寫春聯(lián)是很有年味的,而買來的會失去很多寶貴的年味;是人們不明白說話是有感情的,而屏幕上的字是沒感情的。
就如《荒野求生》里的貝克所說“世界上最寶貴的便是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都是經(jīng)過歲月磨礪的,破壞了不可能一下子復原。人們已經(jīng)重視環(huán)境了,可傳統(tǒng)還是像《三重門》里的貝多芬樓一樣被人糟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讓我們重視傳統(tǒng)吧!
春節(jié)習作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