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jié)的作文五篇
七夕節(jié),又稱七巧節(jié)、七姐節(jié)、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夕節(jié)的作文范文五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七夕節(jié)的作文1
我的家鄉(xiāng)臨城縣,位于冀南太行山麓。她山水相連,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民風純樸。在這里,民間很早就流傳著一個美麗的節(jié)日——乞巧節(jié)。
乞巧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又叫“七夕”。這個節(jié)日來源于牛郎織女的故事??椗且粋€美麗聰明的仙女,在天上編織絢爛的彩霞。她愛上了人間勤勞善良的窮人牛郎,私自下凡到人間與牛郎成親。他們有了一雙兒女,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墒沁@件事讓織女的母親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很生氣,就偷偷來到牛郎家里把織女帶走了。牛郎知道后,披上一張會飛的牛皮,用筐挑著一雙兒女急忙追趕。眼看著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從頭上拔下一根金簪,往身后一劃,在牛郎的面前出現(xiàn)了一條寬寬的銀河,牛郎飛不過去了,只能和織女隔河相望。后來,王母娘娘允許牛郎和織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見上一面。于是,每年的這一天,許多的喜鵲飛到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一家人就在鵲橋上相會。
聽奶奶說,乞巧節(jié)的風俗活動是晚上拜月。每逢乞巧節(jié),村里的婦女們都在院子里擺上水果,焚上香,拜一拜月亮,祝愿牛郎織女一家永遠平安幸福,也希望自己能像織女一樣美麗,還希望織女讓自己心靈手巧,會做出天底下看的針織和繡花。
還有一種關于乞巧節(jié)的傳說,就是在這一天的晚上,如果在葡萄架下,你會聽見牛郎和織女親密的談話。我的爸爸小時候聽到這個傳說很好奇,有一年過乞巧節(jié),真的偷偷鉆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去偷聽,可是在樹葉婆娑、露水晶瑩的葡萄架下等了很久,靜悄悄的,什么也沒聽見。他回到屋里問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說他去的太早,要到半夜十二點才行。又告誡他說,快睡覺吧,誰要是真偷聽到了牛郎和織女的談話,他的眼睛就會瞎掉。
我愛家鄉(xiāng)的乞巧節(jié)。這個延續(xù)千年的節(jié)日,讓我日新月異的家鄉(xiāng)平添了許多神奇和甜蜜。
七夕節(jié)的作文2
七夕情人節(jié),傳說,是牛郎和織女一年中相聚的日子。
那天晚上,我和媽媽來到文化廣場。我抬頭看著月亮,突然發(fā)現(xiàn),今天的月亮好美,彎彎的。旁邊似乎還有一陣陣光在襯托它美麗的身軀,讓它顯得更美麗,更閃耀,更迷人。月亮旁邊,一群調皮的小星星在閃爍著,眼睛一眨一眨,好像在聽月亮媽媽給它們講的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而它們,好像被牛郎和織女的感情感動了,呈現(xiàn)出一幅溫馨的畫面。突然,天空出現(xiàn)了一個個發(fā)光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孔明燈呀!
薄薄的氣球外面映著“我愛你”三個字,里面燃燒著幾支蠟燭,就像一顆燃燒的心,那么美麗,那么溫馨,那么感人。
也許,牛郎和織女也看見了這溫馨的景象。
七夕的天空為何下起了雨滴?難道王母為難了織女牛郎?還是雀已疲憊于以身搭橋,牛郎織女為此相望而不能相擁而泣?
天空已看不見滿天繁星閃爍,看到的卻是一幕幕的鏡頭......流動于指間的溫柔,暖于心間的歡喜,夢幻而期盼的憧憬,言語的海誓山盟地老天荒....不歡而散的相聚,有心或無心的刺痛,口角的爭辯,在乎或醋意的冷漠,為取佳人一笑的等待,揪心的淚水......原來七夕也會流淚,只是那淚不但是實質的液體,亦是感覺或是錯覺!
繁華而喧鬧的大街,總會看到無數(shù)佳人的微笑。手捧鮮花依傍于那厚實的肩膀,愜意的享受那幸福與踏實,那似是終身的依靠!緊扣十指流連于各類商店,或者漫步于微風輕拂、沁人心脾的公園......
誰曾看到那些傷心的人兒,那些只愿藏于自己房間中,或者葬埋于黑暗中。他們不是不想去沐浴這幸福時刻,去體會織女牛郎的情深意切,去將自己那孤獨的心好好安放!他們怕,怕傷疤重新裂開,重新歷練那煉獄的痛苦!任何一個不經(jīng)意的畫面都會觸動那易碎的心,敏感的回憶著從前,從前的點點滴滴.....碎了,拾起在將其拼湊,卻永遠不會是顆完整的心!那一條條裂紋或許是一路的坎坷,坎坷的終端卻依然回歸從前的孤獨!七夕,別人是幸福!但有這么一群人,卻很悲傷...或許淚能減輕些他們的痛苦,或許只是無謂的自我安慰罷了!
七夕的天落著淚,有著點點傷感,點點遺憾,點點惋惜,點點無奈......
七夕節(jié)的作文3
今天是七夕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乞巧婆婆們做的手工藝品。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qū)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直到今天,七夕節(jié)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的彩傳統(tǒng)節(jié)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下午我們來到珠村公園,下著小雨,但是公園里依然有很多游客在照相和參觀。公園里有一座房子,里面放了好多的手工藝品是給游客參觀的,我先看了一個大大的像地圖一樣的手工作品,大概跟餐桌一樣大。它前面的中間有一個用亮片砌成的大門。在它的右邊,可以看見用米粘成的大熊貓,它們有的抱著竹子、有的縮成一團、還有的坐在草地上,樣子十分可愛。在這些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望海樓”,“望海樓”的樣子可好看了。因為它全是用亮片做的,那些亮片反射出來的光讓人眼花繚亂……看完這些手工藝品后,我覺得乞巧婆婆們好厲害,能用米、亮片、還有各種小材料做出這么漂亮的工藝品,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巧手就好了。
公園里還有一座“鵲橋”,鵲橋整座橋都是干凈的白色,想到這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地方,我在過橋的時候都有一點點緊張。
最后,我們來到明德堂,這里有更多的手工藝品。我看見了很多我熟悉的造型:有高高的廣州塔、有羽毛絢麗多彩的孔雀、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我還買了兩盆用亮片做的盆花和一枝用珠子串成的假花,它們可漂亮了。
七夕節(jié)的手工藝品原來這么美,乞巧婆婆們的手工技術原來這么好,希望這種傳統(tǒng)能一直保留下來。
七夕節(jié)的作文4
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寫些什么,就扯扯談吧。
現(xiàn)在真心覺得暑假過得很快了,只剩二十幾天了,作業(yè)還有一大堆,開學好像還要考試,然后進入初三,鴨梨山大哇。
今天七夕,今天生日。還有個包親跟我一樣也是今天生日,連網(wǎng)名都改成了。只是我自我感覺吧,太過于張揚了。
七夕,生日,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啊,甚至,比平常更普通。想想去年的七夕,一大群姐妹上街玩,真開心呢。
唉,昨天姑姑打電話來說讓我今天去街上玩,現(xiàn)在呢,外面太陽毒的要死,誰會沒事去玩啊,于是乎,很不愿意的拒絕了她,又是宅在家里的一天。
中午吃完飯后跟哥閑聊,然后突然想到自己也即將步入初三了,就問他初三生活到底有多么的難熬......他說跟我們初二生活差不多,就是要更加的努力。瞬間自己就底氣不足了,我現(xiàn)在哪里有心思努力啊。整天掛念著微博,扣扣,貼吧上的那群人......扯來扯去又扯到了高中,他要分班了,高二了,然后就苦情的調侃了高二文理分科一事,越說越像個文藝青年,什么短暫的分別是為了以后更好的相遇都被他扯出來了。不過到我們高二就不會分了......
前段時間在貼吧看到一個關于錄歌的帖子,然后就加入了某首歌的錄制。昨天又聽了一遍,然后對制作的那個包親說這個真心沒錄好,結果我兩討論討論竟然決定搞個團隊專門唱寫給老大的歌,因為她文筆不錯,寫詞也還行的。她說她有首快完成的,關于老大MV第四名的一首歌,我說我們可以錄一下試試,分好工,今天她就把詞和伴奏發(fā)給我了上午基本上就弄這個去了,本來下午,也就是現(xiàn)在,時間一大把的,但是我太懶,現(xiàn)在沒有心情弄。傍晚弄比較好。哈哈!
上午很無聊,突然想加家族,但是又不想用大號改網(wǎng)名,所以就重新注冊了個賬號,現(xiàn)在,一個好友也木有嗚嗚
下午就是看小說看小說看小說寫日志......
好了,就寫到這把,祝大家七夕快樂!
七夕節(jié)的作文5
七夕代表性的風俗就是祈求織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織女一樣有著靈巧的手、織布織的更好。當天早晨婦女們把香瓜、黃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頭祈求,讓女人們織布的手藝越來越好。過一會兒,如果桌上擺的飲食上面看到有蜘蛛網(wǎng)的話,就認為天仙答應了她們的愿望。或者她們會在醬缸臺上面擺放著井華水(早晨擔的第一桶井水),在盤子里裝著灰抹平放在那上面,祈求自己有針線活的手藝,第二天如果在灰上有什么痕跡就相信有靈驗了。這種風俗是因為把織女當成在天上管針線活的神,隨著在中國漢代大大盛行的乞巧風俗而起源的。這種風俗到了唐代傳播給周邊的民族。
韓國的七夕風俗跟中國的有一些不同。在七夕那天,各個家庭都擺著麥煎餅和今年第一次收獲的水果,女人們在醬缸臺上擺著井華水祈求家人長壽,祈求家庭平安無事。而且,韓國有些地方在那天也祭拜,舉行祈求豐收的田祭。在中部地方有“迎接七夕”的風俗,這是一種讓巫婆祈求子女安然無恙的儀式。另外,到了七月,是炎熱天氣逐漸消失的時期,也是農家繁忙的農活結束后等秋收的時期,少許過著清閑的時間。所以過了陰雨季節(jié)后的這時候,農家有著把夏天陰雨季節(jié)期間的潮濕衣服和書拿出來曬干的風俗,這名叫曬書曝衣,所以,這天各家各戶的院子都堆滿了拿出來曬的衣服和各種書籍。在《東國歲時記》上記載著七月七日在家曬衣服,按照拿出來曬的衣服和書的數(shù)量就能看出生活得好或者不好。
在多樣化的生活和價值觀的變化中,今日的七夕風俗只是演變成用牽牛(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給充滿童心的世界增添一個夢想而已?,F(xiàn)在的韓國年輕人對傳統(tǒng)七夕關注的也并不多,他們只會借著這一天的機會在一起約會、吃飯、互送禮物。
七夕節(jié)的傳統(tǒng)食品有面條、麥煎餅還有蒸糕。因為過了這天開始冷風吹來,因此面條和麥煎餅是一定要擺在桌上,能最后嘗試用麥做成的飲食的機會就是七夕。
七夕節(jié)的作文五篇相關文章:
★ 最新七夕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