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
春節(jié)與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節(jié)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顒?,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1
平時,寫著寫著作業(yè)就會想:一年也太長了吧,過得這么慢,一天就如此難熬,更別說一年365天了。但又一算,一分鐘60秒,一小時60分鐘,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算起來,一年也不過31536000秒。一秒鐘過得多快呀,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所以不過就是這些,時間也不多。但每過去一秒,生命就少了一秒,所以大人們總說,過年了,又老了一歲,但春節(jié)這種熱鬧的氣氛總是很吸引人,讓人盼望著過年。我就是一個春節(jié)的小粉絲,一般寒假還沒放,我就開始盼著了,盼春節(jié)快點兒到來,即使又大了一歲也沒關系。
每年春節(jié),我們家過得都很熱鬧,尤其是今年。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回奶奶家。一進村便感受到了一種熱鬧的氣息,我打開車窗,吸了一口空氣。這不是年的味道嗎,街上早就掛起了燈籠,門口貼上紅對聯(lián),門對面總不忘貼一個”開門見喜”。每家每戶不管大小、老少都忙里忙外。我家也不例外,媽媽一回家就洗了手跟奶奶包餃子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豐盛的年夜飯了,二爺爺將晚上要炒的菜、肉都切好。媽媽和奶奶炒完菜擺在桌子上,媽媽把我爸爸接回家后,年夜飯就正式開始了,其中仍有一位常客:可樂雞翅。不管從哪方面來講,我都對它是印象至深,特別是去年,我的牙就是被這東西硌下來的,當時直接是鮮血直流,但我還是很喜歡吃,只是今年吃的時候我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了。一到八點,電視上出現(xiàn)的畫面必定是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每到這時,我和妹妹就爬上了床,在被子里躺著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因為奶奶家的電視,客廳一臺,臥室一臺,所以我在屋里看,一般11點我就會倒頭呼呼大睡,絕不會撐過12點,除夕夜就這樣過去了。
當然,每年的大年初一于我而言也很特別,媽媽一叫我起床,只要聽到,那我必定會精神抖擻。如果是平常,我絕不會這么利索的,說不定會賴床,而讓我如此勤快的主要還是新衣服,雖然都這么大了,但我還是很喜歡穿新衣服。
因為我爺爺是他兄弟姐妹中最大的,所以我們家的親戚早早就到了我們家,準備好了才一起出去拜年。我們小孩子的標配當然是一只大大的棒棒糖。拜完年我們還會聚在一起吃個午飯,孩子們會在一起玩,直到下午三、四點鐘才散,春節(jié)在我眼中就這么過去了大半。
不僅是大年初一,就是大年初二,我也是非常高興的,因為那一天我們還要去姥姥家。我和我表哥還是一如既往地坐在一塊兒玩手機。爸爸,媽媽,舅舅,舅媽,也拿我們沒辦法。
這是我的春節(jié),一個完美的春節(jié),我的第十二個春節(jié)。我喜歡這個春節(jié)!
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2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天。它代表著團圓、幸福、平安、萬象更新。
在這一天,小孩子、大人們個個都穿起了新衣服。大人們忙著貼紅紅的對聯(lián),忙著做年菜,到處飄著酒肉的香味。小孩子們又吵又鬧,歡聲笑語,到處是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中午,媽媽在桌上擺上了豐盛的菜。有魚肉、雞肉、豬肉等許多好吃的讓人垂涎欲滴。這一頓團年飯,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聚餐,這一天,無論是在哪里的人,都要趕回來跟親人團聚,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晚上吃完發(fā)后,小孩子們收完壓歲錢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玩鞭炮了。在陣陣鞭炮聲里,我了解到過年燒鞭炮的來歷: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國南方有一座山,漫山遍野長滿了竹子。山上有一種怪物,名字叫“年”。每到新年臨近時,這種怪物就會下山到村子里偷人們的東西吃。凡是與怪物接近過的人不是冷的瑟瑟發(fā)抖,就是渾身出汗,難受極了。這樣的現(xiàn)象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我們的祖先都想著各種辦法對付這個怪物。
大家正苦于無法對付這個怪物時,碰到一件意外的事:一次,幾個村民到山上砍竹子,肚子餓了,就用幾個竹筒煮飯吃,恰好,這時幾個怪物下山來覓食,燃燒的竹筒發(fā)出“嗶嗶剝剝”的響聲,嚇得遠處的幾個怪物竟不敢走近。有個機靈的村民又在火里添加了不少的竹子,“嗶剝”聲更響了,嚇得怪物拼命往山里逃。人們看到這樣的景象,于是總結了經(jīng)驗。從此,每逢過年,人們就要燒竹子來嚇跑怪物,以求安寧。
燃放鞭炮的習俗,我國早就有了,到了唐朝,火藥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應用,用竹筒做鞭炮不大方便,有人想到了火藥。他們仿照竹筒的樣子,用紙卷成一個個紙筒,把火藥放進紙筒一點火,就會發(fā)出“嘭啪”的響聲,因此,春節(jié)放鞭炮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芭谥衤曋谐f歲”表達了一直以來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幸福安康。
春節(jié)真是一個樂趣無窮的日子,到處張燈結彩、敲鑼打鼓,讓人流連忘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要繼承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春節(jié)的精神發(fā)揚得更好!
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3
要過年了,街上可真熱鬧啊。到處都是人,大家都忙著買年貨呢,車子把馬路堵了個水泄不通。而我們也加入了采購大潮中。我們穿梭在菜市場,水果批發(fā)市場,海鮮市場,終于把東西籌備齊了。
除夕這天,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忙著準備年夜飯。我和妹妹也忙了起來,我們先是幫著剝蒜,摘菜,之后又配合姥姥,姥爺一起貼對聯(lián),貼福字,我們高興不已并且從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此時我仿佛聽到廚房里正在演奏一場悅耳動聽的“交響樂”,而這場“交響樂”的演奏者就是我的媽媽,她熟練地翻炒著青菜,烹飪著菜肴。隨著“交響樂”的結束一桌豐盛美味的佳肴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紅燒豬腳,可樂雞翅,烤羊腿,糖醋魚,白菜炒胡蘿卜,蕓豆燉土豆,鮑魚,蟹子,海螺,海參,龍蝦,看得我是垂涎欲滴。這時,爺爺召集大家圍坐在桌旁。我們共同舉杯相互祝福,其樂融融。
吃完年夜飯我和家人坐在一起欣賞春晚可開心了。終于到十二點了我迫不及待的和妹妹,老姑父一起下樓放煙花,煙花絢麗綻放把黑夜打扮得像白晝似的。散落的煙花從空中滑落下來好像為2013年拉下了帷幕,而重新燃起升上天空的煙花又仿佛寓意著新的一年一切美好的開始。
我仰望著燃起的煙花心情無比激動,我在心中默默的祝福,祝福我的祖國繁榮昌盛;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健康;祝福我的老師工作順利;祝福我的朋友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4
2021年悄然而去,留給我們只是那一段美好的回憶。
春節(jié)期間,“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陣陣鞭炮聲連續(xù)不斷的響來,家家戶戶門口都貼有春聯(lián),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含義,各有各的祝福,有的在給朋友發(fā)短信,有的在登門拜訪,甚至在電視里也有主持人的祝福,春節(jié)可真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大年三十,人們最盼望的一天,那天,我早早就來到了奶奶家,家里燈火通明,喜氣洋洋,窗外的爆竹聲聲響,桌上擺滿了佳希,全是一些大魚大肉,當然還有一些蔬菜,香氣自然是滾滾而來,讓我垂涎三尺,恨不得上去大吃特吃,奶奶說:“可以開始吃了?!痹掃€沒說完,我伸手拿了一個特大號的雞腿,狼吞虎咽的吃起來,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它象征著紅紅火火。
吃完團圓飯后,弟弟和妹妹就吵著大人們放煙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爸爸帶著我們去放煙花,各色的火焰不斷地映入眼簾,綠的,像輕飄的葉子,左右飄動,紅的,像成熟的果實,讓人垂涎三尺,黃的,像活潑的精靈,白的,像潔白的蝴蝶,盡情飛舞,時強時弱的鞭炮聲蕩響在耳邊,回到屋子里,我們全家圍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著春節(jié)晚會。
雖然春節(jié)過去一個多月了,可我還想念著它,因為它畢竟帶給我們快樂,它多么像甘甜的美酒,澆灌著每一個人的心田,春節(jié),多么像一顆香甜的糖果,使每個人笑涿顏開。我喜歡過春節(jié)。
三年級過春節(jié)作文5
【記憶中的燈火點點】
新年,于我來說,最恰當?shù)拇~就是美好,不僅是當下的美好,更是記憶中的美好。
每到新年,看到洋氣的紅燈籠,總是會想起童年時期那滿街的自扎花燈。它們不是出自哪位名師工匠之手,全是出自于一些普通的紡織工人之手。
我生長在山東聊城的國棉廠家屬院,是名副其實的工人子弟。往后退三十年,國棉廠是最讓人艷羨的單位。時隔多年,我們這些發(fā)小說起那里,依然稱它為我們的“根據(jù)地”。
每逢新年,艷麗多彩,形式各異的花燈就被掛了出來。那時,我們住胡同,胡同外面就是臨街,臨街的樓上掛了四個超級大的傳統(tǒng)紅燈籠,很有氣勢。往里走,就能看見一排柳樹掛滿了花燈,冬天柳葉沒有了,花燈就成了柳樹的裝飾。因為制作花燈的布料五顏六色,白天看上去就像一幅畫,到了晚上燈一亮,整條街瞬間被扮靚。其中,天女散花燈讓人感覺仿佛真有花瓣漫天散落,忍不住伸手去接。有趣的是那些生肖燈,憨態(tài)可掬的八戒燈,神氣十足的大圣燈,踏實勤勞的黃牛燈,機敏可愛的兔子燈……總之,每一個花燈都有它的寓意。我的父母都曾參與過花燈的制作,他們告訴我,這些花燈代表了大家對親人朋友的祝福,祝他們在新的一年繁花似錦,紅紅火火。
而新年一到,屬我們家屬院的孩子們最開心了。因為有家門口的“花市燈如晝”,我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人約黃昏后”了。開開心心地從北跑到南,自東逛到西,總感覺看不夠。不僅是我們家屬院的人,包括遠方的親戚朋友都會在這時來家里做客,主要目的還是賞燈,若是能碰巧看一回耍龍燈,那是再好不過了。
對于我們家屬院這些“80后”的孩子們來說,這就是最美的童年。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國棉廠家屬院的胡同拆遷了,之后蓋起了樓房,許多家屬院的職工也都搬去了別處,包括我家。此后回那里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如今,新年還是可以在別處欣賞到花燈,但是再怎么欣賞,也覺得少了些味道,這味道也許就是少了“年少、家門口、發(fā)小……”
但不管怎么說,新年依然還是美好的,不僅是當下的美好,還有未來的美好!
春節(jié)習作相關文章: